上一篇,我們對指紋做了基本的介紹
這一篇,要深入了解指紋鑑識及指紋的特徵點
若對指紋仍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先看看這篇
對指紋有基本了解後,就讓我們來繼續探索指紋密碼吧!
我們來談談指紋特徵點
指紋鑑識,就是比對指紋的特徵點,
目前國內採行的標準與美國相同,
必須兩指紋有12處特徵點相同,才能認定同一。
現在假設面前就有一個已採取的指紋需要鑑定
鑑定步驟如下
一、指位研判:
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排除無關人員的指紋、確認是嫌犯哪一隻手指所遺留,因為人的十指指紋可能都不同。透過指位的研判也可以推測嫌犯遺留指紋時的姿勢。
指位研判主要是透過
1.指紋紋線的流向
2.自然生態
3.活動習性
三者與其他相關資訊綜合判斷所得。
二、指紋類型分析
如同指紋鑑識(一)的內容所述,
指紋分成三大類共十一種
斗形紋、螺形紋、囊形紋、孔雀眼、雙斗紋、內破雙斗紋、正箕形紋、反箕形紋、變形紋、簡單弧、帳形弧
透過觀察指紋的型態及三角點,判定該指紋的類型。
在做完指位研判及指紋類型分析後,達到初步鑑定及分析排除的效果,再來就要進入關鍵的比對分析-特徵點比對。
三、特徵點比對
特徵點是分辨不同指紋的基本要素
首先要說明何謂特徵點
手指的脊紋與溝紋,會形成各種紋路,其中又有一些特殊紋路,可以作為特徵提供比對,這就是指紋的特徵點。
例如:
1.附屬線:
回曲線上附有的一小段紋線。
2.雙叉線:
兩條紋線交叉。
3.分岐線:
一條紋線分岔成兩條。
4.棒形線:
呈棒狀的紋線。
5.點:
又稱為島。
6.三叉線:
一條紋線分成三條。
7.圍繞線:
紋線分成兩條後又合成一條,又稱島線。
8.螺旋形線:
中心為一起點,紋線呈螺旋形往外繞。
9.三角線:
三條不同方向的紋線形成的類三角形地帶。
10.帳形線:
紋線向上撐起,如傘狀。
蘋果日報也做過指紋特徵點的圖表(在此引用)
鑑定指紋相符應有下列條件:
(一)紋型相同:
基本上須為同一紋型,如果現場指紋具備完整紋型,則須與比對對象之紋型一致,如果現場指紋係屬不完整的指紋,可能只具備紋型區的一部分,
例如,原為雙箕形,因殘缺致僅存一箕形部份,此類情形不可過於武斷而排除。
(二)特徵點相同:
指特徵點須一致,需要注意的是,有時因紋線擠壓或夾雜其他痕跡使得紋線是否接合或分開難以判別,例如:原為棒形線,因紋線擠 壓而看似分歧線;或原為介在線,因紋線擠壓而看似分歧線。
(三)特徵點形態及相對位置相同:
特徵點的形態,如同為短線、分歧線或其他特徵點的形態,及特徵點間相互位置,如約在幾點鐘方向及特徵點與特徵點間所夾之紋線數須相同。
(四)特徵點數:
我國採 12 個特徵點,即指至少須有 12 個特徵點均符合形態相同。
以上就是指紋特徵點及應用於指紋鑑識的方式
各位可以將自己的指紋拓印在白紙上,
觀察自己是什麼紋形,也可以跟家人、朋友、男女朋友比對一下,看看是不是真的不同呢~
(我自己是常常看到眼睛脫窗呢哈哈哈哈哈哈)
歡迎留言討論與指正,這是個教學相長的平台。
若還沒看過第一篇的指紋淺談,可以點擊下面連結
了解指紋的採驗請看↓↓↓
以上內容來自我自己的腦袋、警政署網站,還有現場及證物處理這本書。